• 主頁
  • 更多交通意外資訊
    • 交通意外傷亡援助 - 詳細資料
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: 乘客於交通意外中受傷
    • 交通意外常見受傷種類
    • 交通意外後 - 頸痛
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:痛楚,痛苦及喪失生活樂趣的損失
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期限
    • 交通意外和解須知
    • 多車連環相撞 (串燒)
    • 迴旋處
    • 沒有佩戴安全帶
    • 交通意外中撞毀政府公物
    • 停車距離
    • 不小心駕駛
    • 危險駕駛
    • 在酒類或藥物影響下駕駛
    • 超速駕駛
    • 受傷個案及死亡個案的賠償詳細資料
  • 更多工傷意外資訊
    • 工傷處理 | 工傷個案一般申請程序
    • 工傷索償: 僱員補償條例
    • 工傷索償: 僱主不承認工傷
    • 工傷索償: 僱員補償援助基金
    • 工傷索償: 僱主瞞報工傷手法
    • 工傷索償: 僱傭合約
    • 工傷索償: 颱風及暴雨情況下上班
    • 工傷索償:工傷疏忽索償常見問題
    • 工傷索償:問與答
    • 勞工賠償
    • 工業安全相關視頻
  • 更多刑事辯護資訊
    • 刑事辯護: 聆訊程序
    • 刑事辯護: 刑事求情
    • 刑事辯護: 詳細資料
    • 刑事辯護: 判刑準則
    • 刑事辯護: 法院審訊事宜
    • 刑事辯護:不誠實有關罪行
    • 刑事辯護:侵害人身罪條例
    • 刑事辯護:攻擊性武器
    • 刑事辯護:危險藥物
    • 刑事辯護:窺淫罪
    • 刑事辯護:遊蕩罪
  • 成功索償案例
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 - 交通意外賠償案例1
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 - 交通意外賠償案例2
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 - 交通意外賠償案例3
    • 工傷索償: 工傷意外賠償案例1
    • 工傷索償: 工傷意外賠償案例2
    • 工傷索償: 工傷意外賠償案例3
  • 更多
    • 主頁
    • 更多交通意外資訊
      • 交通意外傷亡援助 - 詳細資料
  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: 乘客於交通意外中受傷
      • 交通意外常見受傷種類
      • 交通意外後 - 頸痛
  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:痛楚,痛苦及喪失生活樂趣的損失
  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期限
      • 交通意外和解須知
      • 多車連環相撞 (串燒)
      • 迴旋處
      • 沒有佩戴安全帶
      • 交通意外中撞毀政府公物
      • 停車距離
      • 不小心駕駛
      • 危險駕駛
      • 在酒類或藥物影響下駕駛
      • 超速駕駛
      • 受傷個案及死亡個案的賠償詳細資料
    • 更多工傷意外資訊
      • 工傷處理 | 工傷個案一般申請程序
      • 工傷索償: 僱員補償條例
      • 工傷索償: 僱主不承認工傷
      • 工傷索償: 僱員補償援助基金
      • 工傷索償: 僱主瞞報工傷手法
      • 工傷索償: 僱傭合約
      • 工傷索償: 颱風及暴雨情況下上班
      • 工傷索償:工傷疏忽索償常見問題
      • 工傷索償:問與答
      • 勞工賠償
      • 工業安全相關視頻
    • 更多刑事辯護資訊
      • 刑事辯護: 聆訊程序
      • 刑事辯護: 刑事求情
      • 刑事辯護: 詳細資料
      • 刑事辯護: 判刑準則
      • 刑事辯護: 法院審訊事宜
      • 刑事辯護:不誠實有關罪行
      • 刑事辯護:侵害人身罪條例
      • 刑事辯護:攻擊性武器
      • 刑事辯護:危險藥物
      • 刑事辯護:窺淫罪
      • 刑事辯護:遊蕩罪
    • 成功索償案例
  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 - 交通意外賠償案例1
  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 - 交通意外賠償案例2
  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 - 交通意外賠償案例3
      • 工傷索償: 工傷意外賠償案例1
      • 工傷索償: 工傷意外賠償案例2
      • 工傷索償: 工傷意外賠償案例3
  • 主頁
  • 更多交通意外資訊
    • 交通意外傷亡援助 - 詳細資料
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: 乘客於交通意外中受傷
    • 交通意外常見受傷種類
    • 交通意外後 - 頸痛
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:痛楚,痛苦及喪失生活樂趣的損失
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期限
    • 交通意外和解須知
    • 多車連環相撞 (串燒)
    • 迴旋處
    • 沒有佩戴安全帶
    • 交通意外中撞毀政府公物
    • 停車距離
    • 不小心駕駛
    • 危險駕駛
    • 在酒類或藥物影響下駕駛
    • 超速駕駛
    • 受傷個案及死亡個案的賠償詳細資料
  • 更多工傷意外資訊
    • 工傷處理 | 工傷個案一般申請程序
    • 工傷索償: 僱員補償條例
    • 工傷索償: 僱主不承認工傷
    • 工傷索償: 僱員補償援助基金
    • 工傷索償: 僱主瞞報工傷手法
    • 工傷索償: 僱傭合約
    • 工傷索償: 颱風及暴雨情況下上班
    • 工傷索償:工傷疏忽索償常見問題
    • 工傷索償:問與答
    • 勞工賠償
    • 工業安全相關視頻
  • 更多刑事辯護資訊
    • 刑事辯護: 聆訊程序
    • 刑事辯護: 刑事求情
    • 刑事辯護: 詳細資料
    • 刑事辯護: 判刑準則
    • 刑事辯護: 法院審訊事宜
    • 刑事辯護:不誠實有關罪行
    • 刑事辯護:侵害人身罪條例
    • 刑事辯護:攻擊性武器
    • 刑事辯護:危險藥物
    • 刑事辯護:窺淫罪
    • 刑事辯護:遊蕩罪
  • 成功索償案例
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 - 交通意外賠償案例1
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 - 交通意外賠償案例2
    • 交通意外索償 - 交通意外賠償案例3
    • 工傷索償: 工傷意外賠償案例1
    • 工傷索償: 工傷意外賠償案例2
    • 工傷索償: 工傷意外賠償案例3

常見交通罪行一 - 不小心駕駛

 

不小心駕駛

​

「不小心駕駛」 是比較常見但相對嚴重的交通罪行。到底不小心的程度要有多大, 才構成 「不小心駕駛」? 

任何人在道路上駕駛車輛時, 如無適當的謹慎及專注, 或未有合理顧及其他使用該道路的人, 即屬不小心駕駛。因此, 必須要問的問題是: 何謂 「無適當的謹慎及專注」 或 「未有合理顧及其他使用該道路的人」?

​

1. 「無適當的謹慎及專注」

​

在處理駕駛者是否 「無適當的謹慎及專注」 這個問題時, 法庭會考慮: 有關駕駛者在當時的情況下, 有沒有表現出一位合理而慎重的駕駛者應有的謹慎及專注? 下一個問題是: 何謂 「合理」? 

​

法庭會從客觀的角度處理這個問題。例如, 從客觀角度來看, 差不多可以肯定說, 衝紅燈並不符合一位合理而慎重的駕駛者應有的水準。個人及非客觀因素, 例如該名駕駛者的駕駛經驗或其當時的心情, 均不會被考慮。

​

也就是說, 假設該名駕駛者擁有豐富駕駛經驗, 他不能辯稱: 「我有豐富駕駛經驗, 記錄良好, 一直以來都合理而慎重地駕駛; 那次只是一時疏忽吧」。 假設該名駕駛者的駕駛經驗相當淺, 他也不能辯稱: 「對不起, 我一星期前才拿到駕駛執照, 經驗尚淺,, 請多多包涵」。

​

基於同樣道理, 該名駕駛者是蓄意還是無意衝紅燈也並不重要。法庭只會衡量: 衝紅燈這個行為, 是否符合一名合理而慎重的駕駛者應有的表現。當時, 蓄意衝紅燈是更為嚴重的, 也很有可能構成干犯危險駕駛。

​

2. 「未有合理顧及其他使用該道路的人」

​

「未有合理顧及」 一詞似乎與 「無適當的謹慎及專注」 十分相似。但要留意, 有關 「未有合理顧及其他使用該道路的人」 的控罪, 僅適用於有其他道路使用者受到影響的情況下。

​

但儘管如此, 受傷或財物損失, 並非該項控罪的必要元素。法庭曾判定: 駕駛者以慢速駕駛車輛, 由於他 / 她沒有將車駛入避車處, 以便行駛較快的車輛超車, 已算是未有合理顧及其他使用該道路的人。 

​

3. 如何證明不小心駕駛

​

即使一名駕駛者的行為看來明顯已屬 「不小心」, 法庭也不能簡單地以 「事實已說明一切」 為理由, 將他 / 她定罪。法庭必須妥善考慮一切與事件有關的事實及環境, 並獲取不小心駕駛的證據, 方可把該名駕駛者定罪。不過, 相關的事實可能壓倒性地使法庭無可抗拒地作出不小心駕駛的推斷。例如, 在被告人沒有合理辯解下, 法庭曾推斷下列情況為不小心駕駛:

​

  • 車輛撞倒正在過馬路的行人;
  • 車輛駛越道路分界線 (即道路中央的單行虛線) 並引致交通意外;
  • 駕駛者無法控制車輛, 導致碰撞事故; 及 
  • 車輛從小路駛出大路時與大路中的車輛發生碰撞。

​

任何面對刑事控罪的人士, 都有權保持緘默。但若案情顯示已有基本的證據證明不小心, 而被控不小心駕駛的人對相關意外有合理解釋, 他 / 她應向法庭說出該等解釋, 並提供相關證據, 以證明自己並非不小心, 否則法庭難免要作出不小心駕駛的推斷。

​

4. 不小心駕駛的典型例子

​

由於斷定是否 「不小心」 時, 法庭是採用客觀角度去判斷, 那麼, 以客觀準則去評定的話, 要列出一些因不合理行為而構成的 「不小心」 實例, 大概也並不困難。駕駛人士可以參考運輸署印製的 《道路使用者守則》, 作為 「不小心」 的客觀標準。 《道路交通條例》 指明, 違反 《道路使用者守則》 的行為, 雖然不會直接引致刑事責任, 但該等行為可在法律程序中用以 「確立或否定該等法律程序中所爭議的法律責任問題」 。由於駕駛者應份遵守 《道路使用者守則》, 違反該守則, 可算已構成不小心駕駛的表面證據。

​

上述為較為明顯的不小心駕駛例子。當然, 每一宗案件或意外, 事實情況都不盡相同, 上述例子也僅作參考之用。一般而言, 駕駛者應遵照 《道路使用者守則》 的指引行事。

​

5. 判刑

​

不小心駕駛的最高刑罰是罰款 5,000 元及監禁 6 個月。法庭亦可依據同一條例第 69 (1) 條, 取消干犯不小心駕駛罪的人士的駕駛資格, 由法庭決定合適的取消駕駛資格時期。一般來說, 若事件沒有導致人命傷亡, 法庭通常會判處罰款, 而非監禁式刑罰或取消駕駛資格。

​

就不小心駕駛而言, 並沒有 「不小心駕駛引致他人死亡」 或 「不小心駕駛引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」 的罪名。這與危險駕駛的情況有所不同: 《道路交通條例》 (香港法例第 374 章) 第 36 及 36 A 條,分別闡明有關 「危險駕駛引致他人死亡」 和 「危險駕駛引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」 的罪名。但假若不小心駕駛的行為引致人命傷亡, 法庭在判刑時必定會同時考慮這個因素。而根據已有的案例, 法庭在處理不小心駕駛引致他人死亡的情況時, 會毫不猶豫判處最高 (或接近最高) 的監禁式刑罰。


如不幸遇上交通意外, 請儘快與我們諮詢, 以免錯失任何法律程序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按此計算賠償金額


有用連結:

司法機構

法律援助署

運輸署

警訊短片

請即與專人聯絡進一步瞭解

免費查詢熱線6633 4465

專業 · 誠信 · 為你提供貼身意見和分析評估

我們以客戶為尊 - 真誠 - 服務 

免費查詢熱線6633 4465

地址:Multi-storey buildings at 211-213 Des Voeux Road Central and 109-111 Connaught Road Central, Sheung Wan

info@prolawyers.team

Copyright © 2023 PRO LAWYERS TEAM — 保留所有權利。         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| 免責聲明 

如不幸遇上交通意外, 請儘快與我們諮詢, 以免錯失任何法律程序

免費查詢+852 66334465

即按以上電話聯絡查詢+852 66334465